中心动态

耀州窑大者碗口

发布日期:2020-04-07 08:43:50 点击次数: 字号: [默认] [] [] []
摘要: 在古陶瓷界和收藏界,提起耀州窑,立即会联想到两宋著名的刻花青瓷,想到那只令人心醉的五代青釉刻花倒装壶。但在陕西以至甘、宁、
        在古陶瓷界和收藏界,提起耀州窑,立即会联想到两宋著名的刻花青瓷,想到那只令人心醉的五代青釉刻花倒装壶。但在陕西以至甘、宁、青各省农村的庄户人那里,一提耀州窑,第一个出现在脑海里的是那里生产的青花大老碗。根据考古资料,耀州窑创烧于唐,兴旺于五代、宋、金,没落于元代。五代的青釉瓷、宋代的刻花瓷、金代的月白釉瓷,都可进入中国古代制瓷艺术精品之列,尤以美轮美奂的刻花青瓷制品,将耀州窑推向宋代“六大窑系”的尊贵地位。

        但一个瓷窑的名气和生命力,除了它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外,还在于它的产品的实用功能和社会需要量。以艺术水平而有名的耀州窑虽然自元代起就没落了,但能够以价廉实惠、敦厚耐用的生活用瓷满足陕、甘、宁、青等西北地区广大农村贫苦农民的日常需要,却使耀州窑褪尽两宋时的铅华,回归到全部产品为劳动者服务的朴实道路上来,元、明、清、民国以至当代,窑火熊熊,从未熄灭。

        陕西方言,将口径大、内腹深、厚实沉重的碗称作“大老碗”,青花大老碗,就是耀州窑的标志性产品。笔者收藏的这只青花大老碗高15.5厘米,口径25.5厘米,足径9.5厘米,足高3厘米,碗净重2.1公斤(4.2市斤)。同它相比,现代城市居民吃饭用的中碗和小碗,简直就成了“儿子”和“孙子”(图1)。

        由于耀州窑的瓷土并不细白,因此青花碗都要在胎面用蘸釉方法均匀敷上一层白色化妆土,凉干后,再以鈷料绘纹饰,最后上釉人窑烧制。此碗外壁用青料绘折枝牡丹三朵,兰草一头;内壁绘折枝莲花三朵,底心绘变体“万字不到头”图案一只(图2)。碗底挖足过肩,圈足内深4.3厘米,也就是说圈足深人碗底达1.3厘米,足见碗底之厚重(图3),经笔者鉴定,此碗为耀州窑民国早期产品,理由如下:胎泥颗粒较粗且有气孔,烧成后亦有胎内较大气泡爆裂后留下的棕眼,系用新中国成立前手工业传统方法加工胎土原料所产生的特征。口沿不平,有翘棱现象,说明胚体制作是用手工在传统慢轮上加工而成。

碗体不圆,有夹扁现象,说明制泥工艺和烧窑工艺未达到现代水平。青花纹饰所用钴料为进口“洋蓝”料,这是清末民初民窑青花普遍使用的绘画原料。观察碗体软道和碗底磨痕,均属正常使用痕迹,无人为做旧现象。

这种耀州窑青花大碗,它的用途和景德镇元明清时期所生产的专门用做祭器或饭馆盛流体调味品的那种大圈足大碗不同,是农村人专门用来吃饭的。因为它的碗体硕大,圈足足径显得很小并且外壁有竹节似的两圈凸棱,正好能让成年人单手端稳抓牢,陕西关中人给它起了一个专有名称,叫“把把几老碗”。风行全国对陕西民俗特征所归纳形容的“映西八大怪”中,有一条是“面条宽得像裤带”。“把把儿老碗”就是农村青壮年用来吃这种又长又宽面条的最流行、最解馋的餐具。

除了吃面条,耀州窑“把把儿老碗”也是过去关中农村人一年四季在街头、村口聚会的主要“道具”一除刮风下雨,每到饭口时,年轻人往往一手端着盛玉米糊的“把把儿老碗”,一手端着盛酸菜和“锅盔馍”的碟子,纷纷聚到一起,蹲下来边吃边聊,人们名之曰“开老碗会”。这种民俗直到“文革”前的“公社化”、“食堂化”后才渐消失。

耀州窑“把把儿老碗”虽然算不上老古董瓷器,却是陕、甘等西部地区粗犷民俗文化的物质实证,仍有定的藏赏价值。

相关阅读

联系我们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文艺南路149号陕西文化艺术品司法鉴定中心
联系人:王伟    电话:029-83253909    手机:18629555692
邮箱:2128881595@qq.com
Copyright © 2020-2021 陕西文化艺术品司法鉴定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1000165号  技术支持:邦易科技